昏迷原因:幕下占位性病变有哪些情况

  • 2025-03-13
  • 肖华博士
  • 10

昏迷原因:幕下占位性病变有哪些情况

        脑不同部位引起昏迷的原因分析二,今天来跟大家介绍,幕下占位性病变有哪些情况。

幕下占位性病变﹐幕下结构主要包括脑干、小脑及第四脑室等。脑干中的网状机构是维持觉醒功能的重要结构。枕骨大孔是后颅窝与椎管间的交通通道,其中有延髓。小脑扁桃体在小脑下方,紧靠枕骨大孔上缘,易受从上向下的压力传导而向下移位到上颈段的椎管形成脑疝,即枕骨大孔疝(小脑扁桃体疝)。另外,幕下占位在占位体积逐渐增大时,压力也能向上传导,使小脑前叶及蚓部被压向上移位,最终嵌于天幕孔,形成小脑幕裂孔上疝。

枕骨大孔疝时延髓受压,引起延髓缺血缺氧、水肿、导致呼吸循环障碍。早期的或慢性的枕骨大孔疝一般不会影响觉醒激活系统,故不会引起昏迷。但如果脑疝不解除或继续发展,最终使网状系统受损而引起昏迷,也可因脑干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昏迷。小脑幕裂孔上疝可压迫四叠体及被盖部,引起上视不能、瞳孔散大,对光反射消失及听力障碍等,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后可导致意识障碍,乃至昏迷。

无论是枕骨大孔疝或是小脑幕裂孔疝,常常压迫脑干,引起严重的生命体征紊乱,最终导致呼吸循环停止而死亡。

因此,幕下占位引起的疝常常病情重,死亡率高,医务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。
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