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漫性病变引起的昏迷原因

  • 2025-04-08
  • 肖华博士
  • 7

弥漫性病变引起的昏迷原因

弥漫性病变引起的昏迷原因:

一般来说,一侧性或局限性的慢性、亚急性大脑半球损害,不会直接引起昏迷。这些损害一般不会损及中脑网状结构或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,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冲动可以通过另一侧大脑半球米维持觉醒状态。但是,如果一侧大脑半球比较大的病灶,且病灶周围水肿较严重,甚至形成脑疝,则可以引起昏迷。急性的、双侧的、广泛的大脑损害可以引起意识障碍或长期昏迷。

如果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损害进展较慢,使双侧半球广泛性变性、萎缩、而觉醒系统未受到压迫或破坏,一般不会发生昏迷,如Alzheimer病。但由于种种疾病导致双侧大脑半球广泛性的严重的弥漫损害,脑组织缺血缺氧、水肿、坏死等,导致觉醒系统受损而引起昏迷,如各种脑炎、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,弥漫性代谢性脑病、心搏骤停后脑缺氧等。

另外,种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,引起脑缺血缺氧,导致昏迷。此外,有些毒素、代谢障碍等也可损害上行网状激活系统而引起昏迷。


相关文章